为深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“防灾减灾”核心要义的理解,近日,学院组织土木工程专业学子前往防灾减灾馆开展主题学习活动,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专业讲解,将课堂理论与灾害防控实践深度融合,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。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磊参加。
在防灾减灾馆内,学子们先后参观了自然灾害科普区、灾害模拟体验区及灾后重建展示区。在地震模拟平台前,随着模拟震级逐步提升,大家亲身体会到不同强度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——这正是土木工程专业中“结构抗震设计”课程的生动实践。讲解员结合馆内展示的抗震建筑模型,详细介绍了框架剪力墙结构、隔震支座等土木工程技术如何在地震中减少建筑损毁,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:土木工程是防灾减灾的“硬件基石”,从建筑地基的加固处理,到高层楼宇的抗风设计,再到桥梁堤坝的防洪标准,每一项土木工程技术的应用,都是抵御灾害、守护安全的关键环节。
在灾后重建展区,学子们了解到,灾害发生后,土木工程专业人员需第一时间对受损建筑进行安全评估,通过加固技术修复危房、抢修交通设施,为灾区恢复提供核心技术支撑。这让大家清晰意识到:防灾减灾不仅是工程设计的“前置要求”,更是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“必答题”,从项目规划、施工建设到运维检修,每一个环节都需贯穿防灾理念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。
此次学习活动并非简单的知识科普,更是对土木工程专业价值的一次深度诠释。带队老师在总结中强调:“土木工程的核心目标是‘建安全之基、筑民生之盾’,而防灾减灾正是这一目标的重要体现。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学习,将防灾意识融入专业学习,未来在设计、建设每一项工程时,都能以‘抵御灾害、守护生命’为准则,成长为兼具技术能力与责任担当的土木工程师。”
走出防灾减灾馆,学子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大家不仅厘清了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的紧密关联,更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、服务防灾事业的决心。此次活动也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注入新活力,为培养“懂技术、重安全、有担当”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。(文/黄磊 图/胡敏 朱天星)
编辑:朱天星 审核:黄磊 终审:秦华